西平洲村開采并經營奇石是從1986 年開始的,時任村主任的郇宜和,眼瞅著一年打不了多少糧食的片片山嶺薄地,著實為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而發愁。有一次,正在田間勞作的郇宜和無意間發現,地頭堰邊的幾塊大石頭奇形怪樣,很像城市公園里的一些石頭,由此他迅速冒出一個念頭,把這幾塊石頭采出來賣掉。幾天后,三四塊石頭竟然換回了1200 元,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很多村民受到啟發,開始紛紛效仿,結果都嘗到了甜頭,于是全村奇石開采業便一發而不可收。隨著村民經濟意識的不斷提高,他們發現,自己開采的石頭再運出去,遠不如石頭販子賺錢多,何不自采自銷呢?于是由村委牽頭成立了奇石協會,負責到外地聯系客戶,奇石銷售價格一下子翻了幾番。現在西平洲村的奇石已銷往省內各地及北京、遼寧、江蘇等地,自去年開始還打通了通往韓國的銷路,每次訂單都在50 萬元左右。www.stonebuy.com
靠發展奇石富裕起來的西平洲村人沒有滿足,他們在村兩委干部的帶領下,決心把奇石產業做大做強,拉長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產業鏈。目前他們在803 省道旁建立了占地6000 平方米的兩處奇石銷售基地,現有17 戶在此經營風景奇石。此外,他們在室內觀賞石頭上做文章,在石頭的加工、整理、配飾上下功夫。筆者走進奇石專營戶郇宜俊家,只見300 多平方米的院子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奇石。來到屋里,真是叫人眼花繚亂,百余塊奇石按大小有序地排列開來,簡直把人帶到了神話世界,每塊奇石都配有得體的名字,什么“太白醉酒”、“醉八仙”、“嫦娥奔月”,細細品味,意味無窮,讓人流連忘返。據他介紹,去年一塊室內觀賞石就賣了36000 元。
奇石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其他產業,富了西平洲人,現在西平洲村有20 多輛卡車服務于奇石業,全村青壯年勞力沒有一個外出打工的,都在村里從事奇石的開采、加工、銷售。村民郇正榮在經營奇石前住著三間破草房,僅有的一臺14 寸黑白電視機是最值錢的家當,現在他把房子翻修成了前后出廈的大瓦房,面積是原來的3 倍,室內裝修一新,全家人看的是液晶電視,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福鼎黑、福壽紅、 雞血紅、沙漠棕
阿拉善黃、阿拉善紅、內蒙古黃金麻、內蒙古新卡麥,新卡麥、黃銹石...
廣東海浪花、海浪花大花、廣東浪花白,廣東芝麻白,廣東芝麻灰, 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