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撞衫” 南京地鐵大廈撞美國芝加哥大樓
[ 發布日期:2010/12/22 10:34:49 ] 瀏覽人數: 2355
就在各地網民大呼建筑“山寨”泛濫的同時,南京網民在“南農試驗田”的討論區貼圖指出,“南農體育中心”與“淮安體育中心”是“雙胞胎”。此外,南京地鐵大廈、雨花臺區政府大樓等也被網友們無情地貼上“山寨”的標簽。不過,在建筑大師的眼里,南京的這些作品并不是“抄襲”,最多算是借鑒。
南農體育中心VS淮安體育中心
網友“水禪心”在“南農試驗田”的討論區貼出了這兩個體育中心的設計圖,他認為兩位主創設計師絕不會這么“心有靈犀”。
設計圖上的淮安體育中心是三館合一,而南農體育中心則是一個完整的建筑,被質疑“長得像”的正是主館。有人認為,把淮安體育中心的兩個附館去掉,再把建筑旋轉180度就“超像”。
金陵中學鐘樓VS日本同治社大學鐘樓
兩棟建筑因為“長相”接近,一度讓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學者姚遠“時空錯亂”:在日本時感覺是在中國http://www.stonebuy.com。
據介紹,金陵中學的前身是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創辦的匯文書院,創建于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而日本同治社大學比它早建4年,同是美國教會所建。
地鐵大廈,這棟暗紅色的、讓南京人非常自豪的南京第一高層全鋼結構的地標建筑,在遙遠的美國芝加哥竟有一個“孿生兄弟”——美國芝加哥著名的摩天樓——西爾斯大廈一隅的紅色高樓。乍看真的非常像,樓頂、正面、背面都是如出一轍,惟有側面南京地鐵大廈用了X形。
雨花臺區政府VS美國國會大廈
“當你的汽車行駛到機場高速路的盡頭,即將進入城區的時候,你一定不會錯過一座不同尋常的建筑物。它酷似美國國會大廈,門前卻飄著五星紅旗;建筑樣式個性張揚,不論高度和體量都堪稱地標性建筑,它就是雨花臺區政府辦公樓,可是它卻是‘山寨建筑’。”這是網友對雨花臺區政府辦公樓的描述,引來眾多跟帖者。
回應
設計者:我沒必要抄襲
南農體育中心的設計者是東大設計院的萬小梅,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沒必要抄襲淮安體育中心的設計圖,之前也沒看過他們的設計圖。仔細辨認,也就是非常局部的地方有些接近,但是無論是我的構圖,還是建筑的緊湊性,都不一樣。”萬小梅說,自己的設計方案是經過專家們一一評審的。
南京農業大學基建處處長陳李柱看到網友的帖子后表示:“不像,這個建筑是東大設計院花了好長時間設計出來的,是競標選中的,相當適合南農大。”
說起體育中心的設計方案,陳李柱說,這是萬小梅根據南農大的實地情況,因地制宜設計出來的,非常符合南農大的要求。去年設計方案還在學校進行了公示,大家都比較滿意。
而地鐵大廈的設計者是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高民權。除了地鐵大廈外,他還先后主持設計了南京金陵飯店、上海中央大廈、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全部建筑、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美國俾士麥教堂、美國明尼蘇達州摩海州立大學商學院等建筑,獲得過多項國內國際大獎。對于地鐵大廈與美國建筑的“撞衫”,是意外還是碰巧?由于高民權最近在美國休假,幾天來記者始終無法與他聯系上。
專家:它們只能算借鑒
對于網友質疑的南京“撞衫建筑”,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雷有話要說: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可能說借鑒更合適。“優秀的建筑元素完全可以借鑒,只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賦予建筑新的靈魂,這就是成功。”
談及“非議”最多的地鐵大廈,張雷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他告訴記者,南京地鐵大廈是南京第一棟高層鋼結構建筑,選擇了鋼結構實際上就定下了這個造型。至于地鐵大廈側面的“X”也不是故意設計出的“不同”,而是結構所需。
張雷稱,建筑上的抄襲是很難定論的。一般來說,任何建筑設計師在建筑設計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借鑒一些大師們的優秀建筑元素,“主要看你怎么用。借鑒的都是局部,然后用自己的智慧串起來,有了自己的靈魂,跟環境發生關系,這就不影響它的價值,即使似曾相識,也不能認定是抄襲。”
對于如潮涌的質疑聲,張雷希望網民們能理解建筑,“人和人也有長得像的。在一個設計師手里,好的建筑設計元素會重復使用,其他設計師也會參考運用,建筑是允許這種局部的似曾相識。”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