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玉的形成過程
[ 發布日期:2013/11/21 8:36:51 ] 瀏覽人數: 3873
翡翠原石是如何形成的,這一直是民間的一個神奇傳說,而地質學家們在很久以前也一直把翡翠的形成看成是一個迷,也曾有人認為翡翠原石和鉆石的形成過程是一樣的,其都是在地殼的深部在幾千年的高溫之下形成結晶,從而形成翡翠,其實不然。美國的大量地球物理學家們在自己的實驗室內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之后,結合其世界上各地所發現的翡翠礦床,專家們認為,翡翠原石并不是一種在高溫之下所形成的結晶體,而是在所生長區域內的低溫條件之下并且在極高的壓力之下所變質而成的一種石料。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的表面由其地表到其深部,越往深處的溫度則會越高,其深部的壓力也就越大,但是翡翠即是一種在低溫和高壓之下所形成的一種結晶體,那么,我們則可以判斷其不會處理較深的地表深部。
由于地殼運動,從而產生地表高壓,致使翡翠原石在低溫并且高壓的條件之下產生結晶,從而形成翡翠。而這一發現,現已被多方地表物理學家們所證實,但凡是有翡翠原石礦床的地段和區域,其地殼運動也相對較其它地方來說較為強烈一些。
專家們還發現,但凡有發現翡翠原石的地區,其礦物質土質之中均含有一定的鈉長石的火成巖侵入體,而鈉長石的化學成份則為naalsi3o8,所以,我們也因此可以推測出,翡翠是一種在低溫和高壓的條件之下由含有鈉長石的巖石在去硅作用之后而形成翡翠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