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記者從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6月24日,全省省礦山綜合整治存量違法問題查處和生態修復工作推進視頻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河南省公安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聚焦協同、合力攻堅礦山存量違法問題查處和生態修復頑疾,確保全省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實現“控新治舊”目標。
會議現場(央廣網發 王星供圖)
據介紹,河南省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開展以來,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控新治舊”、“從嚴整治”決策部署,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整體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公安機關組織集中開展“全清查、大整治、嚴打擊”活動,嚴打涉礦刑事案件,形成了高壓震懾態勢;生態環境部門強化協作配合,加大環境違法問題查處力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推動整治工作順利開展;自然資源部門綜合打好立案查處、掛牌督辦、公開通報、督察督辦“組合拳”。
數據顯示,全省存量嚴治取得積極成效,33個縣(市、區)已完成修復任務,其中,魯山縣、鞏義市、汝州市分別修復了8350.5畝、4761.2畝、4147.7畝。
會議強調,一要強化政治責任,堅決打贏礦山存量違法問題查處和生態修復這場硬仗。
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落實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決定》,積極主動適應新變化、把握新要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全過程,大力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行動,不能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只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扎實開展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專項整治,堅決遏制生態損害增量,補齊生態損害欠賬,堅決遏制破壞生態環境亂象,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問題導向,加快推進礦山存量違法問題查處和生態修復落到實處。
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學習領會綠色發展理念,深度認識到全省當前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摒棄畏難情緒、僥幸心理,新官要理舊賬,堅決防止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虛假整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破難題抓落實。
會議提出,堅持問題導向,深刻反思拖延應付、蒙混過關寬松軟問題,進一步堅定態度,以解決問題為抓手,推動工作深入開展,防止思想出現放松苗頭、新增違法屢禁不止。省公安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將組織集中攻堅,做到查處、追繳、追償、追究、修復“五到位”。
三是強化工作舉措,切實確保礦山存量違法問題查處和生態修復取得實效。
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扛起政治責任,壓實主體責任,強化屬地責任。
各地黨政主要領導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對轄區內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親自安排、親自調度、親自督辦,統籌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尤其是要特別注意防范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有力有效推動工作開展。
各部門強化使命擔當,強化協調聯動,強化行刑銜接,強化跟蹤督辦,敢于直面矛盾,敢于動真碰硬,堅決遏制并嚴肅查處各類礦山違法行為,深入打擊“沙霸”“礦霸”等黑惡犯罪專項行動,確保按時保質高效完成存量違法查處和生態修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