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悉施工圖紙,勘測場地,定位放線。
2. 根據現場尺寸優化做法,與設計師及甲方溝通確認:
(1) 通過預算及技術分析作可行性成本控制
(2)整體分位,減少邊角
(3) 收邊收口、施工工藝(干掛、掛貼等)
(4) 適合搬運、鋪貼
(5) 加工精確度、難易程度、
(6)材質的特殊性及使用部位,防護要求
-----開審購單下料、排到場計劃
3. 制作施工分位圖(初稿)---加工排版圖(定稿)
(1) 用CAD制作分位圖(打印一式四份),便于傳發、存檔及加工 廠修改
(2) 區域、分位、尺寸、材質、排序及平整度、規格等加工要求, 應詳盡、清楚、準確。
(3) A施工分位圖(初稿):施工班組長---施工監理---項目技術總監---項目經理審核簽字確認---報采購員---加工廠
(4) B(加工排版圖):加工廠簽字確認---采購員---項目部(施工班 組長、施工監理、項目技術總監、項目經理)共同審核簽字確認(存檔)---報采購員簽字(存檔)---加工廠下單(存檔)
(5) 加工排版圖打印一式四份,項目部一份,采購員一份,施工班組一份,成本控制部一份(CAD電子版)。
1.樣板的確認:
(3)樣板如與原樣有變更,需重新定質定價,并與甲方文件形式簽字確認。
注:附加值(開規格板時非規格邊角料)只作參考,不作出材計算。
注:付款方式
(3)根據現場審購的數量、(1)(2)的品質及價格比較、資金狀況、采購到場的時間,由采購主管確認采購的方式。
3、采購及控制環節:
A.(荒料)及大板采購加工的程序
(2)依據開板的方向性、紋理、色澤、厚度、平整度、亮度、損耗及出材率簽定(荒料—大板)加工合同,把荒料加工成大板,并排序:簽定(大板—成品板)加工合同---將大板運送到規格板加工廠(必須辦理大板檢驗及簽收)
(3)對大板進行開板前分析:材質、紋理、色澤、厚度、平整度、亮度、根據加工排版圖對大板實行開料排版,計算成品板的出材率,與廠家共同簽字確認(一式兩份),并最后與項目部核實無變更,方可開料加工。
采購員提前通知項目部及倉管進場時間---項目部安排卸車---搬運 ---按箱號擺放到施工區域---開箱按排序號點件---對照加工排版圖施工。
四、補退貨的程序及原則:
A:(荒料)及大板采購加工的
(1)、收貨時發現破損、裂紋、加工尺寸不符(抽查)、色差大等情況及時記錄,
(2)、施工時發現破損、裂紋、加工尺寸不符(抽查)、色差大等情況及時記錄,
B:成品板采購加工的:收貨時發現破損、裂紋、加工尺寸、規格、平整度不符(抽查)、色差大等情況及時退貨,不得施工使用。
C:補貨原則:
1. 項目部---補貨單(書面報告一式四份:注明原因,責任人,使用區域,材質、數量、時間、排位序號)--班組長(一份)、倉管(一份)、主管監理、技術總監、項目經理簽字---采購員(一份)補貨---加工廠家(一份)
2. 不影響工期時,采取最后一次性補貨的方式。
3. 項目結束后,項目經理必須在項目總結中說明補貨的內容,并附補貨單報成本控制部作結算依據。
1、項目部報成品防護、鏡面及成品保護方案---技術總監---成本控制部---總經理審批---質安部監督檢查